我們的多元人才
社會上不同的殘疾人士 (如視障人士、聾人等),他們都擁有獨特能力,我們稱為「多元人才」,並予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令「健全」的人重新認識「多元人才」及 自己並獲得新的知識及體悟。與「多元人才」攜手共創社會效益是我們的使命。

梁詠琪Rachel Leung
「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我因腦腫瘤導致視神經受損,現只剩下不足一成的視力。
幸運地在畢業後很快便找到對話體驗這份工作,眨眼間已10年了。藉着每天的工作,明白到原來我們的工作在社會上有着很大的影響,是有意義的,這都使我更有動力繼續,希望能夠繼續以自己的故事將正能量帶給每一位客人。
「我信會有這一天」這是我自己的一個信念,只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出現,就是這個信念,令很多不可能都變成可能,例如在我學習古箏的過程中,只要相信自己,便能學懂這也成為我在工作上常常跟客人分享的小故事,希望我可以憑着信念繼續達成更多的目標。

李錦華Keith Lee
「只要不放棄,總會成功的」
大家好,我是一位聾人,三歲時因為發高燒,而失去了聽力。
自2011年加入對話體驗至今,我主要負責設計無聲工作坊內的活動內容及相應道具。當中,遇上很多問題,但我未有放棄,不斷改進,不斷嘗試,更設計出不同的道具和視覺效果,使工作坊充滿影響力和樂趣。看到工作坊客人有所得著,我感到非常開心。
而閒時,我的興趣是研製電子零件,模型及3D打印技術。這些興趣使我更有耐性,並明白做每件事情只要不放棄,總會成功的。

梁潤發Edward Leung
「時刻抱着正面心態」
在中學時,我因腦部腫瘤壓到神經線令視力受損,現在屬於弱視。
初加入對話體驗是擔任兼職工作,現在已轉為全職大約六年,差不多所有黑暗體驗我都有機會參與其中,例如做體驗館導賞員,工作坊教練等。我從這份工作中可以認識到不同能力的人,當中大部份是視力有障礙的同事,令到我更了解有關視障人士,亦能夠學習到和不同人相處及合作方式。我喜歡在這裏工作,因為這兒的工作氣氛十分良好,同事之間的相處又很愉快。
我的座右銘是,時刻抱着正面心態,多想開心的事情。

馮曉敏Tracy Fung
「只要有毅力,絕無難事」
我是聾人,六個月大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而失去聽力。
我過往曾做不同的工作,例如會計、跟單、行政等等,但來到對話體驗,帶給我一份全新的感覺。所有的事情都像由零開始,公司給我新任務,新挑戰,讓我有新突破。我和聾人團隊一起創作了很多不同無聲的活動,令我吸取不同知識和經驗。
我的人生座右銘是「只要有毅力,絕無難事」。在這裏工作,真的更加令我體會得到當中的意義,令我更發光發亮。

黃燕婷Candy Wong
「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
我患有色素性視網膜病變,現時只有大約不足一成的視力。
我在2010年2月加入對話體驗擔任導賞員。 這十年間,我的工作非充實,當中除了得到一份工作外,也學會了很多和經歷了很多。 導賞員需要與來自社會不同階級及種類的參加者溝通,帶領他們體驗一個全黑世界。我們學會了與人溝通的方式,學會了說話上的技巧和學會了與人合作。參加者亦令我覺得自己不是渺小,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
我真的很高興有機會在這裏工作,期望自己在日後可以做得更好,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更大。

鄺廸軒Dickin Kwong
「我非常熱愛大自然」
我於18歲時被確診患有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現在約半成視力左右。
大學時,我修讀心理學;畢業後,我繼續學業,修讀輔導學碩士。現於對話體擔任輔導員。
在空餘時間我喜歡進行戶外活動,例如到郊外遠足及露營,因為我非常熱愛大自然的環境。

許樂詩Eunice Hui
「成為別人的祝福」
十二歲時,我患上了黃斑點病變,導致中央視力完全受損。現,只剩下不足一成的視力。
我曾在紐約讀書,於2010年加入對話體驗,擔任導賞員及工作坊培訓教練一職。從前,我認為視障是一種限制,但於對話體驗告訴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還給予機會讓我向健視朋友展示才能。在這裡工作很開心,就像一家人。
間時,我很喜歡彈奏鋼琴和聽音樂。希望我的人生就如我的中文名字一樣,一首快樂的詩歌,樂觀地過每一天,也成為別人的祝福。

黃偉強Anthony Wong
「無聲無懼,發揮潛能」
因為五歲的時的一埸高燒,我失去聽力,現在是一位聾人。
初時,在對話體驗工作,是非常擔心的,我害怕自己聽不到,與其他同事很難溝通和合作,但是同事們非常有耐性和同理心跟聾人團隊溝通,而且還聘請了一位手語翻譯員來協助我們,令我感到很輕鬆。公司還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培訓,令我增強溝通技巧和合作,以致我能自信地擔任無聲工作坊主持、無聲活動及聾人培訓等。
雖然我聽不到,但我很喜愛參與舞台劇及藝術表演,這些都給我很大的挑戰,但我感到非常開心。希望日後能有更多機會和健全朋友一起參與舞台劇。

許智宏Daniel Hoi
「我有打不死的精神」
我因為腦瘤手術後導致視覺神經萎縮,失明了差不多22年。 現在還可以看到很暗的光及一米範圍內的影像。
我加入對話體驗成為導賞員已十年。雖然在全黑環境中工作,但能接觸到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讓我的人生充滿色彩。
在工餘時,我喜歡看足球比賽,我最愛曼聯隊。喜歡他們的永不放棄打不死精神,往往在逆境中扭轉過來。

朱閔Julian Zhu
「我對世界充滿好奇」
由於先天性青光眼,我的視力從十歲之後急劇下降,幾年間變全失明。
2007年起,我加入黑暗中對話德國團隊,成為一名工作坊導師,先後參與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盛會主持領袖工作坊。2008至2012年期間參與籌建香港、內地及台北的黑暗中對話社企,負責招募、內訓、活動設計等工作。近些年又為有心達至共融就業的殘障人士同僱主做職場共融方面的培訓及顧問工作。
在這裏工作給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多元人才同事們成長的機會,亦為推動元共融文化作出了不少貢獻,這樣的一份工作給了我極大的滿足及快樂。
雖然失明,但我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挑戰。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遇到過無數可愛的人,他們的慷慨感動了我,他們給我的陪伴擴闊了我的世界。

方雯樂 Jen Fong
「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和未來」
在小學時,我被確診黃斑病變,現在約有不足一成的視力
2012年,我加入對話體驗,任職項目助理經理。除日常的導賞工作外,也會擔任工作坊教練,以及策劃各類型活動。很感恩,在這些年裏,能在這個充滿可能性和機會的地方成長,讓我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和未來。將來,希望繼續藉著自身的經歷,透過「黑暗」作為平台,讓大眾明白到人各有異,盡當尊重與包容,建構更和諧的社會。

袁俊文Sherman Yuen
「很高興可以和一班風雨同路的同事並肩」
2006年因意外導致全失明
大家好,我是Sherman,我在2010年加入對話體驗,主要是負責研發新的黑暗體驗及管理體驗團隊。很高興可以和一班風雨同路的同事並肩,向社會各界人士展現多元人才的才能與能力。
未來我希望可以培訓及賦權更多多元人才,讓他們投身社會,發揮所長,達致社會共融。

張志鵬CP Cheung
「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CP,我雙眼患了一種退化病,名為視網膜色素病變(簡稱RP)。現時視力只剩餘局部微弱光,所以已接近全失明。
我擁有一個屋宇設備工程學士學位,以前從事電力設備相關的工作。後,因視力嚴重退化,在2006年中退下來。很榮幸,能在2010年加入對話體驗這個大家庭。除了可以重新投入社會工作外,還可藉著不同的活動,帶領參加者體驗黑暗,感受作為視障人士的得與失和能力。
過去的我從來不做運動,但在2009年,參加了長跑訓練。初時只想藉著跑步保持身體健康;在不斷的訓練下,至今,在已完成了20個全程馬拉松。從工作到跑步,我感受到,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很多事情都可解決的,還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陳靜穎Cicelia Chan
「您的改變,就是我的推動力」
我在兩三歲時因病失明。
從2008年開始就在對話體驗工作。2016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系心理輔導碩士。現在負責與心理輔導和培訓相關的工作。工作了這些年,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自己的付出原來已經不知不覺對某些個體甚至整個社會產生了正面的影響。
當聽到外界的人逐漸對殘疾群體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支持,當發現社區上又多了一些方便殘疾朋友的設施,當聽到我輔導過的個案在他們自己的生命路上有所成長和進步。這一切都能成為我很大的動力推動我前行。

程宇浠Donald Ching
「對話體驗是個大家庭」
我患的是脊髓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簡單來說,我有部份身體的肌肉無法用力,日常需要被照顧及使用電動輪椅。
在2016年,我加入對話體驗大家庭成為會計文員,這亦是我第一份全職工作;日常則負責應收賬款,以及財務會計報告。這份工作,令我學習到會計的工作外;同時間在認識了一班好同事,大家都因應着自己的強項回饋社會。
不用工作的時候,我喜歡四處尋找美食、看電視劇及打遊戲機。

鄧炳業Henry Tang
「不停下來、就不會輸」
先天原因,視神經萎縮導致全失明。我,從小就看不見了。
2009年,加入了對話體驗的工作,從兼職到全職,也從推行黑暗體驗活動到策劃、設計不同的社會項目,不經不覺給公司增加了很多新元素和價值。看到每天潮汐的脹退,有順亦有逆,其實面對工作也忑如此”為了讓公司的業務繼續向前發展,我總覺得「不停下來、就不會輸」。
我喜歡長跑,更喜歡遠足,我總相信「堅持、努力、不放棄」會走到終點。讓我們彼此勉勵,互相共勉,一同跨過逆境,擁抱雨後的陽光與彩虹!